肾病是沉默杀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6:05    

  肾病早期有六大信号

  问: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肾
病如何预防,能否也可以像心血管疾
病那样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避免?

  陈香美: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
有些与遗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其他
疾病及生活方式有关。我们提出了两
个层面的肾功能监测:一是对学龄儿童、没有症状的成年人群或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尿液筛查,最好每年能检查1次以上
的尿常规,如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问题,应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等项目,并
进行专科治疗、跟踪随访;二是对已诊断有肾病人群的定期检查和专科治疗、随
访。通过对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可以发现早期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在慢性
肾脏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肾病发生,具体包括:坚持低盐、清淡饮
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
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
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戒烟,避
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采取上述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对已发生的肾病则
可以防止病情进展。

  王海燕:中国慢性肾病病因的主要构成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乱用药
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
生,也成为本病发生的推动力。本次调查发现,与肾功能下降相关的危险因素包
括:年龄、服用肾毒性药物、高血脂、高收缩压。与蛋白尿相关的危险因素包
括: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慢性感染等。在高血压患者中,16%患有慢性
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1%患有慢性肾病。由此可见,改变生活方式,积极防
治相关疾病,能减少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
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
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
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
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有些肾病可以逆转

  问:很多人觉得肾病是“不治之症”,这是不是误解?得了肾病能否通过治
疗控制病情发展,使患者得以改善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生活?

  王海燕:肾病绝对不是不治之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
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一般来说,如果每年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的速度控制在4毫升/分钟/1.73平方米以内,即可获得满意的生活质
量,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很多。

  陈香美:许多病人发现肾功能下降后就进入很多误区,特别害怕,总是在思
考“我还能活多久”“我是不是要透析了”“我还能工作、运动吗”,有的病急
乱投医,结果导致肾功能不可挽回地进行性损害。其实,即使得了肾病,经过恰
当的治疗,肾功能恶化是可以避免的,有些病人的肾功能甚至可以逆转。知道自
己得了肾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已经发生变化了,但同时要清楚,仍可以像正
常人一样生活下去,并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要重视疾病,但不要被疾
病所吓倒。其次,要掌握相应的知识,肾病通常是一辈子的疾病,我们要学会与
疾病共存,回避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感染、乱用药等危险因素。我们建议患者
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尽可能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而不是呆在家中养病。

  即使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通过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
一样生活,病情稳定时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全社会应当伸出援助之
手,为这些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肾病不等于“肾虚”

  问:为什么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设定为“了解您的肾脏”?

  陈香美:设立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对肾脏的解剖、功能了解太少。
由于公众对于慢性肾脏病的知识缺乏,缺少对检查肾脏必要性的认识,导致慢性
肾脏病的知晓率低下、早期诊断率低下和有效治疗率低下,这已经成为慢性肾脏
病防治的瓶颈。

  在我国,公众不仅缺少对肾脏和肾脏病防治的知识,而且还存在将慢性肾脏
病与中医“肾虚”相混淆的问题。中医的肾脏与西医肾脏的概念内涵差别巨大:
许多非肾脏疾病也可划入中医的“肾虚”,而许多中医“肾虚”的患者并没有慢
性肾脏疾病。这可以说是我国公众对慢性肾病认识的一个误区。

  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之某些不良广告宣传,导致我国目前“补肾”中
草药的滥用。其后果是,不仅对防治慢性肾脏病没有益处,加大慢性肾脏病患者
的医疗花费,还会引起药物性肾损害发病率的上升,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
一个重要病因。这需要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和警惕。

  问:您觉得,在肾病的防治工作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王海燕:如果肾病在早期被发现,治疗费用一般是每年几百元至几千元不
等。一旦到了终末期的尿毒症,透析加药费每年需要的花销人均近10万元。所
以,在肾病的防治工作中,关键是早期发现。

  谌贻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点:第一,加强宣传教育,让大家知道慢性肾
病是怎么回事,定期体检化验,尽早发现病情。第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
离各种危险因素。第三,如果发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一定要认真治疗,持之
以恒,控制达标。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