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时 注意几个问题 发挥中药最大功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6:29:07    

    从古至今,中药汤剂是最为传统和常用的一种中药制剂形式。而煎煮是中药汤剂惟一的制作方法,煎煮的工具和方法关系到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中药汤剂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煎煮中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煎药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也可用陶器、瓦罐、搪瓷锅和玻璃器皿。因为砂锅材质稳定、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不要使用铁锅和铜锅,因为铁和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过程中易与中药的某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泉水、纯净水均可。加水多少应根据中药饮片疏密、吸水性能和煎煮时间长短来确定。常用目测的方法,即煎药时观察到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
  
  3.煎前浸泡:中药饮片在煎煮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中药可浸泡1小时,这样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
  
  4.煎煮火候及时间: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和煎煮时间的长短。一般中药煎煮时应在煮沸前先用武火(即大火),等煮沸后改用文火(即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中药的性质和质地。一般解表药和芳香化湿类药物不宜久煎,宜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10-15分钟,以免久煎使有效成分挥发;而滋补类药物则在煮沸后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5.煎煮次数: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中药最好煎煮2-3次。当滤取第一次药液后,再加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分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6.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同时煎煮,不用做特殊处理,但有些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和性状的不同,在煎煮时需做特殊处理。
  ①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磁石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煎30分钟左右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还有一些药物因毒性较大,宜先煎或久煎以减轻其毒性,如马钱子、附子等。
  ②后下:气味芳香,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时放入,煎4-5分钟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挥发。
  ③包煎:为防止某些药物煎煮后药液黏腻、浑浊,及减少某些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需用纱布将其单独包好,再放入药锅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如车前子、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蒲黄、海金沙等。
  ④单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为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煮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的情况,可单煎。
  ⑤烊化:胶质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蜂蜜、饴糖等,应单独加温熔化与药液兑服,因与其他药物同煎时易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出率。
  ⑥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贵重药物以及自然药汁,多需要冲服,如芒硝、牛黄、麝香、三七、鲜竹沥等。
  
Tag:
上一篇:降糖调脂缺一不可      下一篇:多饮与多尿的前因后果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