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07 11:42:26
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都遵循Catterall(1972年)提出的“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与“感染”三因素。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肌腱性坏死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的又一重要致病因素。
临床上辨证治疗多按下述分型进行辨证,投以方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皮肤变性皮损型:中医辨证多属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处方:菌陈蒿、栀子、黄芩、黄连等。外洗方:海桐皮、威灵仙、皂荚等。西药用复方咪康唑软膏、宝龙康软膏外涂。
要经常防治低蛋白血症与癣症,注意干燥、清洁,大半可避免糖尿病足坏死的发生。
(2)肌腱筋膜变性坏死型: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治则宜急则治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缓则治本,使用“养法”巩固疗效。基本方:茵陈蒿、苦参、栀子、黄芩、黄连、制大黄等。外洗方:中药一枝黄花、半边莲、黄精等;西药用0.5%甲硝唑湿敷。
急性期的治则,要控制发展,“湿去自缓”,单用“活血化瘀”难以控
(3)血管闭塞缺血性坏死型:①趾端浅瘀症: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证,治宜益气温阳。处方:黄芪、桂枝、细辛,鹿角片、熟地、益母草等。②肢体血管闭塞坏死症:治宜清脉软坚化痰。处方:制首乌、海藻、莶草、牡蛎、蒲黄等。患足前半跖坏死,治疗后分界较快者,可作前半跖切除缝合;如高龄伴有心、脑、肾疾患,静息痛难以忍受者,可考虑早作膝下截肢术。
(4)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①寒痹治宜长期温肾益肝。处方:黄芪、首乌、熟地、山萸肉、鹿角片、五味子等。本症由于下肢感觉障碍,不知冷热,故最易烫伤及外伤感染导致形成坏死。可从筋疽原则处理。②热痹治宜养阴清络。处方:牛角片、生地、玄参、地榆、五味子、生石膏等。
(5)趾跖骨变性萎缩型:①骨萎治宜长期补肾养髓。处方: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②骨痹治宜清法,分界后切除愈合。
糖尿病足坏疽一般的治疗原则为:严格控制血糖;局部清创,加强足部护理;限制活动,抗感染;血管病变缺血性足溃疡,不严重,可使用扩血管药物,严重者行血管重建术;神经性病足,应积极改善神经功能,但无论是缺血性还是神经性足溃疡,如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均应及时果断予以截肢。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