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的费尔南多·里瓦登尼拉博士及其同事对3715名非糖尿病患者和4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包括203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和217名血糖控制糟糕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至少为7.5%)。
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差的糖友发生骨折的危险比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高出约62%。研究人员将糖友用药考虑在内后,“血糖控制差增加骨折危险”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1/2~2/3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的人数是同龄非糖尿病者的2-6倍,老年人骨折后身心备受煎熬,也给家庭带来各种烦恼。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骨折呢?
1、积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2、戒烟戒酒控制饮食: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或茶水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患者还应合理控制饮食,保持均衡营养。
3、积极适量运动:慢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等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防止骨折。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跌倒。
4、配合药物治疗: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每日钙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克。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服用钙剂有时可引起便秘,可分次服用。
此外,患者还应多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及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维生素D有促进肠对钙和磷吸收的作用,因而有防治骨质疏松的疗效。目前钙剂内多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维生素D3,如仍不足,可另外加用活性维生素D3。而雌激素也常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遵医嘱服用),但70岁以上患者不推荐使用。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应监测血糖、血压,注意其对糖代谢、血压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