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的“餐后血糖7.8”糖尿病高危人群大型公益宣教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本次宣教活动旨在提升大众,尤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于餐后血糖的认知和重视,理解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这一数值对于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意义。
控制糖尿病 关注“餐后血糖7.8”
据糖尿病专家杨文英教授介绍,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发现,血糖数值有两个节点很重要,对今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有重要意义。一个是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大于7毫摩尔/升的人比小于7毫摩尔/升的人发生并发症明显增高;另一个是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它属于血糖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的节点,7.8毫摩尔/升以下为正常,7.8~11.1毫摩尔/升不正常,但还不是糖尿病,为糖耐量减低(IGT),属于糖尿病前期。
专家解释说,餐后2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更有意义,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70%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7.8毫摩尔/升是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即使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一旦超过此值,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若不及时发现治疗,20年后92.8%的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3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48亿。
对于糖耐量减低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40%的糖尿病发生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药物干预,可再降低30%~40%,总共可使70%~8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达到正常。据她介绍,目前,有三大药物可以作为干预手段: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和阿卡波糖。它们均被研究证实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但前两种药尚未注册此适应证。
以上由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整理,如果您对上面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早上8:00到晚上11点随时拨打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免费咨询热线:028-87349370,咨询医生会为您耐心为您解答疑问,也可以直接在线咨询与专家互动,我们将成为您的私人医生,为糖尿病患者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