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说的对。人们现在生活的比较安逸,也就是这种出门坐车、三天两头下馆子导致富贵病的发生(不是所有),糖尿病就像瘟疫蔓延了整个地球,每个国家的人们都在为糖尿病而思考、而忧愁。为什么会得糖尿病?怎样有效预防糖尿病?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环境因素:人的体重超重越多,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就越高。肥胖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导致糖尿病的高发呢?临床数据显示,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肥胖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8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超重;肥胖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期望寿命缩短8年。对于体重超重的人,张德宪建议他们要多运动多消耗热量,同时进食时要少吃,要保持一定的“饿感”。除了肥胖,专家认为现代人不良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也是一大诱因。“油炸食品、快餐食品、甜食、零食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饮食结构,以及静坐式的工作方式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遗传因素:临床上,我们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没有家族史的发病率要高很多,而且不论是父亲或母亲有糖尿病甚或双亲皆为糖尿病患者均有很大的遗传倾向。当然,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容易发病的体质,也就是糖尿病的易感性。那么,糖尿病的遗传几率有多大?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糖尿病发病率要显着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大约高17倍。针对糖尿病有遗传这一点,专家建议,家族中有糖尿病人的,其子女比一般人更要注意节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防止肥胖,尽可能避免后天发病因素的诱导。
假如一个人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被糖尿病缠上了,会有怎样的发病征兆呢?最为明显的征兆就是“三多一少”。“唇舌干燥但是饮水后并不觉得解渴;尿量及次数明显增多,即所谓的口干多饮多尿;另外,虽然吃得比以前多了,但人会变得消瘦,而且莫名地感到疲惫、乏力。”另外,糖尿病患者发病时,还会有皮肤瘙痒、视力下降、伤口久不愈合等迹象。由于糖尿病开始发病时的病症较轻,病人感觉大都不明显,因此,10%以上的患者是在病程的进展中才发现的,更有人是因为有了并发症才发现。为此,建议假如有人出现上述症状的一种或者几种就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除遗传导致患有糖尿病以外,其它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相信糖尿病是不会缠上您的。